【天辰注册】
本文目录一览:
- 1、在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四位佛经翻译家是
- 2、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有谁
- 3、最早翻译佛经到中国的是谁?具体的翻译不是音译。
- 4、佛经翻译四大家
- 5、主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佛经,并在译经中一改生硬的“直译”为...
在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四位佛经翻译家是
鸠摩罗什(344~413年)翻译佛经者,后秦翻译佛经者的僧人、译经家翻译佛经者,古西域龟兹人翻译佛经者,最初研习小乘,后来改学大乘经论,译经重视文辞的流畅,易于理解而不失原意,译著历代流传最广,最受欢迎。
真谛三藏是西天竺优禅尼国人,出身婆罗门族。少时博访众师,学通内外,尤精于大乘之说。为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传人,主宗 无相唯识学。由于博览群书,精通佛理,立志周游诸国,弘阐佛法,不畏艰险,先至扶南(今柬埔寨),后由梁武帝礼请来到中国,武帝太清二年(548年)。
佛经翻译四大家翻译佛经者: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鸠摩罗什(344~413),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人。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父亲原是国相,鸠摩罗什7岁时随母亲出家,长大后精通大小乘佛法,成为一代宗师,声名远播。鸠摩罗什在长安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译经场。
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有谁
1、第三位是玄奘(600 —664) , 他是我国唐代翻译佛经者的佛经大译家。在他长达二十年间的佛经翻译生涯中, 先后共主持译出经论七十五部, 共一三三五卷。这个数字, 比其他三大译师所译卷数的总和还多六百余卷, 占唐代新译佛经总卷数的一半以上。
2、在中国的佛教史上,有记载的200多位元译经家中,其中以玄奘、鸠摩罗什、真谛最为知名,被誉为我国三大佛经翻译家。又有说法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义净四位大师,并且被尊为我国四大译经家,对中国的佛教和中国文化的贡献巨大。
3、罗什是我国佛教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罗什与他的弟子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阿尼陀经等74部584卷佛典,被世人称为三大佛法译经家之首。真谛法师是南北朝时候著名的佛学大师。
4、鸠摩罗什(344~413年),后秦的僧人、译经家,古西域龟兹人,最初研习小乘,后来改学大乘经论,译经重视文辞的流畅,易于理解而不失原意,译著历代流传最广,最受欢迎。
5、佛经翻译四大家翻译佛经者: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鸠摩罗什(344~413),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人。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父亲原是国相,鸠摩罗什7岁时随母亲出家,长大后精通大小乘佛法,成为一代宗师,声名远播。鸠摩罗什在长安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译经场。
6、应该说第一是鸠摩罗什,因为尊者主要是翻译了二转般若系经典,开东土教场翻译之先河,其规模,其人员等都可以和玄奘相媲美。
最早翻译佛经到中国的是谁?具体的翻译不是音译。
唐玄奘 玄奘不但是把梵文佛经译成汉语,而且还是中国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外国,让外国了解我国的古代文化的翻译家,是他第一个把老子的著作译成梵文。印度学者这样评价玄奘:“在中国以外没有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文化史中,只能说玄奘是第一个伟大的翻译家。
由于博览群书,精通佛理,立志周游诸国,弘阐佛法,不畏艰险,先至扶南(今柬埔寨),后由梁武帝礼请来到中国,武帝太清二年(548年)。
摄摩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竺法兰翻译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等五部。安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
竺法护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佛经的历史是由竺法护在长安揭开的。此前洛阳为佛经翻译的中心,南京也有一些翻译,可都是零星的,规模不大。到了西晋时期,竺法护来到长安,在长安白马寺、敦煌寺、西寺等处翻译佛经,所译佛经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前所未有。
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是《四十二章经》,是由东汉时期,来中国传法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所译的。
佛法传来中国,历经魏晋诸朝,汉译的经典渐渐增多,但是翻译的作品多不流畅,与原梵本有所偏差。鸠摩罗什羁留凉国十七年,对于中土民情非常熟悉,在语言文字上能运用自如,又加上他原本博学多闻,兼具文学素养,因此,在翻译经典上,自然生动而契合妙义,在传译的里程上,缔造了一幕空前的盛况。
佛经翻译四大家
鸠摩罗什(344~413年),后秦的僧人、译经家,古西域龟兹人,最初研习小乘,后来改学大乘经论,译经重视文辞的流畅,易于理解而不失原意,译著历代流传最广,最受欢迎。
佛经翻译四大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鸠摩罗什(344~413),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人。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父亲原是国相,鸠摩罗什7岁时随母亲出家,长大后精通大小乘佛法,成为一代宗师,声名远播。鸠摩罗什在长安组织翻译佛经者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译经场。
印度学者柏乐天说: 玄奘“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翻译佛经者他的业绩将永远被全世界的人们记忆着”(《伟大的翻译家玄奘》) 。玄奘译经的质量, 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佛教史家们把玄奘的译经称为“新译”,证明是翻译佛经者他开了佛经翻译史上一代新风。
从而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这四位大翻译家,其中鸠摩罗什、真谛、不空,是东来弘传佛法的外国佛学大师。玄奘则是西行求法的中国高僧,他们虽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都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译经事业,在他们各自的时代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并在中国的翻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两千年来,有名翻译家有200多名,共翻译佛经2100余种,6000余卷。其中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三藏法师是公认的四大佛教翻译家,对佛教的发扬光大作出重要贡献。一,鸠摩罗什(公元344年一公元413年),罗什的父亲是天竺(印度)人,游学到西域龟兹,与龟慈国王的妹妹生下罗什。
主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佛经,并在译经中一改生硬的“直译”为...
1、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翻译佛经者,音译为鸠摩罗耆婆翻译佛经者,又作鸠摩罗什婆翻译佛经者,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翻译佛经者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佛经的历史是由竺法护在长安揭开的。此前洛阳为佛经翻译的中心,南京也有一些翻译,可都是零星的,规模不大。到了西晋时期,竺法护来到长安,在长安白马寺、敦煌寺、西寺等处翻译佛经,所译佛经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前所未有。
3、听师讲经。又请师翻译西域经论。凡震旦宣译师出者三百八十卷。大营塔寺。坐禅者常以千数。公卿以下率皆奉佛。州郡化之。癸丑晋帝义熙九年秦弘始十五年也。四月十三日师入灭。寿七十岁。师之弟子曰生.肇.融.睿。谓之什门四圣。
4、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5、鸠摩罗什 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姚兴万分喜税,以国师之礼待鸠摩罗什,次年并敦请他到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经,又遴选沙门僧契、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参加译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